1、先煎
(1)有效成分难溶于水的金石、矿物、介壳类药物,应打碎先煎,煮沸30分钟后再与其他中药同煎,以便有效成分充分煎出。如:鳖甲、龙骨等。
(2)毒副作用较强的药物宜先煎45~60分钟后再与其他中药同煎,以降低毒性。如附子、乌头等。
2、后下
(1)气味芳香,久煎有效成分易挥发而降低疗效的药物,一般在其他药煎好前5~10分钟放入。如:砂仁、薄荷等。
(2)有效成分久煎易破坏的药物。如:钩藤、苦杏仁等。
3、包煎
(1)花粉类、细小种子果实类、粉末状的中药,包煎防其浮于水面,或沉入锅底。如:蒲黄、车前子等。
(2)含淀粉、粘液质较多的药物包煎防其粘锅焦化、糊化。
(3)附绒毛的药物,包煎可避免绒毛脱落,刺激咽喉,引起咳嗽。如:旋覆花等。
4、另煎
贵重类中药,为充分利用药材,可另煎取汁兑入煎好的药液中同服。如:人参、西洋参等。
5、烊化(融化)
胶类及粘性大而易融化的药物,为避免粘锅或粘附其他药物影响煎煮,可用水或黄酒将此类药物加热融化后,用煎好的药液冲服,或将此类药物放入煎好的药汤中加热烊化后服用。如:阿胶、龟板胶等。
6、泡服
某些成分易溶于水或久煎容易破坏药效的药物。如:番泻叶、胖大海等。
7、冲服
(1)用量较轻,防其散失的贵重药材。如麝香、牛黄等。
(2)高温容易破坏药效或难溶于水的药物。如:雷丸、鹤草芽等。
(3)液体药物。如:姜汁等。
8、煎汤代水
(1)防止与其他药物同煎使煎液浑浊,难于服用的药物。如:灶心土等。
(2)质轻、量多、体积大、吸水量大的药物。如:玉米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