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厕所,憋坏居民憋坏街道
原有的3个公厕都被拆了,平房院里的旱厕几乎都没了,在省城的新民东街最近的厕所也得走300米,于是有人就地解决;晚上的排泄物倒在下水井箅子上;要建新公厕却没钱没地方最近的厕所距离自己家也有300米,来不及跑到厕所时,就干脆就地解决;清晨,路上的下水井就成了居民倾倒粪便的专用场所。昨天上午,接到读者电话反映后,走访了新民东街,发现百余户平房住户如厕难已有数年时间,问题一直未解决。众多因素百余户平房居民无处如厕昨天10时许,来到新民东街,街道两侧分布着十多个平房院,约有100多户居民。先来到新民东街11号平房院,这里住了近30户居民,院里原本有个厕所,但三四年前被改建成房子,一知情者称是“房地局改的”。去其他院里,发现,除了两个院里的旱厕还勉强在用外,其余院里都已没了厕所。据介绍,国家不让再使用旱厕后,这些平房院内的厕所有的年久失修坍塌了,有的被公家改造了,有的被私人侵占了。院里的厕所没了,居民们只能去街道上的公厕。然而,新民东街原有的3个公厕,近几年来也陆续被拆,而且没有复建。就地解决街边成了“临时便池”厕所没了,给居民的生活造成极大不便。现在,居民们要上厕所,至少得走300米,去国师街的公厕或是上肖墙路附近的公厕,可就是这样也不可靠,因为有的公厕晚上7点以后还会锁门。于是,很多人来不及上厕所,就随地解决。每天一大早,很多人都把夜里堆积的排泄物倒在下水井上,清洁工也不好打扫。在新民东街南头,看到一个下水井周围满是粪便,十分恶心。住在这里楼房的居民刘先生说:“一到晚上,我们楼房靠近街道的墙就成了临街便池。以前,媒体也多次关注过,但一直未得到解决。”由于平房住户里老年人比较多,因为上厕所,还发生了一些意外。“上次,11号院的董老太太,70多岁了,为上厕所摔了一跤,在床上一躺就是半年。”在这里住了几十年的蔡先生说。地方没了新公厕未能建起随后,来到负责管理新民东街的国师街社区,社区主任张林告诉,他们社区负责管理精营西边街、新民东街、国师街、典膳所这四条街道,约2000多户居民。除了国师街上有1个公厕外,其他街道上的厕所也都拆没了,平房居民们如厕的确非常难。为什么新民东街上的3个公厕拆了后,没有再建起新的公厕?张林说,虽然一直有居民反映厕所的问题,但因为没有建公厕的地方,也就谈不上申请审批。现在,这已经成了他们工作中最头痛的问题之一。昨天下午,又联系到了太原市杏花岭区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局。主管公厕问题的杨副局长提到新民东街的公厕也很无奈,他说,拆迁原有公厕时,他们有新建公厕的规划,但不知什么原因,公厕拆了,拆迁方案变了,新建公厕的事也不了了之。而且,现在没有地方建厕所,也没有经费,想建新公厕很难。“如厕问题是人的根本需求,难道居民们的需求就真的无法得到满足吗?”已经在新民东街3号院住了近50年的王先生无奈地说。这里的居民何时能不为如厕问题发愁,本报将继续关注。本报 安晓奕 实习生 张容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