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黄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港股概念追踪中特估引领中药板块价值回
TUhjnbcbe - 2023/10/26 17:43:00


  智通财经APP获悉,今年以来,中药板块频频发力,中药ETF“量价齐升”。鹏华中证中药ETF、银华中证中药ETF、华泰柏瑞中证中药ETF、汇添富中证中药ETF等多只中药ETF,今年以来的净值涨幅均超20%。其中,鹏华中证中药ETF的规模今年以来规模增长超40%。优美利投资总经理贺金龙表示,今年以来“中特估”概念受到市场追捧,中药板块伴随着趋势和业绩形成双击效应,为相关中药ETF规模带来明显增长。


  消息面上,中药行业近年来正陆续迎来利好。4月19日,《“十四五”中医药文化弘扬工程实施方案》正式出炉,方案明确了加大中医药文化活动和产品供给等12项重点任务。平安证券认为,这是继年3月印发《“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后,*策的进一步深化及落地。中医药行业的规范化、建设及宣传的利好*策频出,行业景气度持续提升。中医药行业即将进入全方位高质量发展阶段。


  国信证券认为,本次方案进一步深化中医药的文化战略意义,体现国家支持中医药产业发展、将中医药打造成文化标签、提升国际影响力的决心,有望激发中医药企业传承创新活力,为中医药“走出去”奠定基础。建议
  在*策鼓励中药创新、加快审评审批的背景下,机构均看好未来中药市场空间。据弗若斯特沙利文预测,年至年,我国中药市场规模有望以2.3%的年复合增长率增长至亿元。


  而在创新药的研发方面,中药优势相对明显。根据安信证券研报针对中药创新药和西药创新药的对比,同为创新药,中药和西药的研发周期均为10-15年左右,但研发投入中药为-万元左右,西药为2-5亿元左右,后者临床试验成本高出不少。此外,西药创新药的生命周期多数在10-15年,中药则可以达到20年以上。


  实际上,作为医药领域的“中特估”,中药板块正在迎来业绩的快速增长和价值回归。浙商证券研报显示,一季度,中药板块营收、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达到14.3%、31.8%;年四季度至年一季度,中药在医药二级子行业中营收增速最快。


  按照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发布的《年医药工业经济运行情况》,年规模以上医药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合计.7亿元,同比增长0.5%,其中中成药生产、中药饮片加工2个子行业营业收入分别同比增长分别为5.6%、5.5%,是增长最快的两个子行业。


  作为医药领域的“中特估”,中药板块也逐渐受到市场瞩目,板块配置价值不断彰显,并迎来价值回归。


  富荣基金研究员杨皓童表示,中药的消费品属性突出,不少药企业绩保持高速增长,今年一季度中药板块的营收和净利润进一步提升。叠加此前中药板块经历了长期调整,估值处于低位,机构配置较少,使得今年该板块迎来基本面改善与估值修复的机会。


  杨皓童指出,在当前阶段,中药细分领域中有三大方向可以
  “中特估值”体系引领中药行业估值走向更加合理的水平。德邦证券称,中药作为医药行业中的特殊板块,在国际上无法找到对标行业。随着国内中医药利好*策加持,国家对中医药企业的指引进一步明晰,中药在医药股中走出独特行情。


  天风证券认为,重视行业高景气度下中药板块事件及主题催化,业绩趋势向好下持续紧抓中药板块中长线机会。1)依然看好医疗端的复苏,重视二季度院内中药相关投资机会。2)积极
  相关概念股:


  中国中药():是一家主要从事中药制造及销售的公司。公司集医药研发、生产、流通业务为一体,并专注于传统中药、现代中药、缓控释制剂等领域的产品研发和制造。


  同仁堂国药():是全国中药行业着名的老字号。主营零售店铺销售中药产品及保健品,提供中医诊断服务,以及批发中药产品。


  固生堂():公司是中国首家横跨北上广深等区域,集传统中医医疗、传统中医教学、中医推广等为一体中医连锁机构。


  白云山():从事医疗服务、中医养生、现代养老以及医疗器械产业,西药、中药和医疗器械的批发、零售和进出口业务。公司拥有12家中华老字号药企,10家百年企业;中药独家生产品品规超个。


  同仁堂科技():生产的中成药达到个品规,产品类别丰富,其中企业主打产品共有34款,包括成人用药、儿童用药及缓解老人慢性病的治疗型药物,以安宫牛*丸、同仁牛*清心丸、同仁大活络丸、六味地*丸,金匮肾气丸等为主要产品代表。

本文源自:智通财经网

1
查看完整版本: 港股概念追踪中特估引领中药板块价值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