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流转搭建邓庄特色种植基地
本报讯(张俊琴
通讯员乔建良
付金旗)“当初建园区时,俺拿土地入了股,又租种了两个棚,从种到卖园区都给管,俺既省心又能多收入,这法儿大家伙都认……”近日,在衡水市桃城区邓庄农业园区,见到正在采摘樱桃西红柿的南苏闸村民苏春梅,说到土地流转给农户带来的好处,满脸的兴奋。
绿油油的芦笋、无公害韭菜,红彤彤的樱桃西红柿、天鹰椒……一块块儿特色种植基地成为衡水市邓庄乡靓丽的风景线。如今,邓庄农民种植蔬菜的收入已占到人均纯收入的30%以上,这得益于他们实行的土地流转和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出让,不仅解决了发展集约农业的土地问题,而且还实现了劳动力的二次创收,促进了该乡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
该乡动员农户以土地入股的形式,建起了150栋高标准日光温室,除一部分用于园区新品种新技术实验示范外,其它的温室进行反租倒包,优先让入股农民租种。据介绍,目前一个日光温室的承包费是1500元,入股农户可以以500元租金承租到一个日光温室,自己种植蔬菜进行经营,剩下的1000元租金作为股金直接给农户作为分红。如果农户不自己种植蔬菜进行经营的话,不仅可以拿到一份土地入股金,还可以出去打工,目前已经有13户农民以这样的形式加入了园区建设。建一个日光温室的费用要2万元,许多农民手头暂时没有那么多钱,农户可以用承租的方式到园区进行生产经营,园区为其免费提供技术服务。
农户以土地置换的方式实现蔬菜规模生产。在发展日光温室中,一家一户的耕地不适于进行温室建设和基地建设,该乡积极引导农民自愿结合,公平互利地进行耕地经营权的互换。发展温室的农户和不发展温室的农户自愿协调,把承包的耕地集中互换到一个区域进行集中建设,解决温室建设的用地难题。到目前,该乡已经发展蔬菜基地13个,建有日光温室4500多栋,建成我国北方最大的樱桃西红柿生产基地。
通过积极推进农户土地经营权的流转,有力地推进了该乡现代农业的发展,带动了以蔬菜生产为特色的区域经济发展,如今蔬菜种植已成为该乡农民增收的主渠道。目前,该乡蔬菜种植面积达3.5万亩,建立了万亩芦笋生产基地、4000亩樱桃西红柿生产基地、2000亩无公害韭菜基地和3000亩的天鹰椒、韩国美容辣椒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