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能冶好吗 https://m.39.net/pf/a_4793212.html黄泽富是土生土长余庆人,从事40年泥塑制作,最擅长捏牛。据说他可以捏出上百头不同姿态的水牛,也不知是哪一年,圈内送他雅号“泥牛黄”。
大到数米的“大牛”和小到能放在手心观赏的“小牛”,黄泽富都能信手拈来。
“家里以前就是专门烧制瓦房顶上的各种配件,父亲挖来陶泥后,牵着牛在陶泥上面来回踩,让陶泥更细腻。”黄泽富总喜欢趴在牛背上,跟着牛一圈一圈地转,那时候开始,水牛的各种形态慢慢刻入他的脑海。
没事的时候,黄泽富也学着大人的样子,用陶泥捏他最熟悉的水牛。这一弄,就是40年。
“早些年的时候,泥塑不敢摆出来卖,只能挑着扁担、背着箩筐悄悄地走街串巷进行推销,像做贼一样。”
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全国刮起改革开放的春风。“一下子就感觉社会开放了,当街叫卖也没问题。”
到了上世纪90年代,社会开放程度更高,包容性更强,黄泽富的泥塑种类也越来越多,名气也越来越大。黄泽富家有个玻璃柜,装着他40年来获得的各种奖章奖状奖杯。
年,黄泽富在当地政府支持下,成立了公司,并注册了“泥牛黄”商标,十多名徒弟跟着他一起干。
如今,历经改革开放的岁月,黄泽富生活质量也大大提高,他也从泥匠变成了市级非遗传承人。他每天最乐意的事,就是坐在工作台前专心捏牛。
大小不一、价格不等的产品远销美国、日本、意大利、北京、广东、上海、香港、台湾等国内外及地区,一年下来,收入超百万元。
在黄泽富看来,是改革开放才让他这这样的手艺人日子一天天地变好,一天天走向富裕。现在,黄泽富心里有了新目标。
“个人的力量还是太弱,还是想通过企业引进4至5条生产线,把泥塑做成一个产业,产值可以翻番,还能解决不少人的就业。”黄泽富眼里闪着光。
作为余庆县对口帮扶单位的省科协得知黄泽富的想法后,通过成立的产业大招商工作专班与余庆县积极邀请意向企业到余庆进行实地考察,希望帮助黄泽富的想法尽快落地。
不仅是余庆,改革开放40年来,贵州持续不断地开展非遗的保护、挖掘、整理、传承工作,涌现了一批又一批特色鲜明的非遗项目。
目前,全省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96人,省级人。
本文来自生意我最行,创业家系授权发布,略经编辑修改,版权归作者所有,内容仅代表作者独立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