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黄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中药材价格疯狂,广东人煲汤被迫换药地 [复制链接]

1#

来源:时代周报


  两颗茯苓,三片甘草,五截远比小拇指细短的党参,一小把白术。陈阿姨向时代周报记者展示家里常备的煲汤料包,“去年一包足够一家五口煲一次汤,今年要两包才够味。”


  相同的价格,煲汤料包却缩水了。陈阿姨感慨,一些料包中,价格便宜的药材占了一半,想要多吃点党参、红枣,得额外添上。


  中药材价格普涨抬高煲汤成本。据康美中药网数据,截至年12月31日,多地中药材市场(年)指数呈13%-15%的涨幅。其中以毫州市场涨幅最高,达14.91%。


  “中药材市场整体走销不太快,许多药材在仓库中保存,随着国家对粮食种植的重视,基本农田的非粮化的严控,市场资金介入,以及农副产品及劳动力价格的提升,多数药材价格下滑空间不大,少数药材随着生产恢复,价格会逐步回落。”康美中药网信息采集员肖玉杰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


  煲汤材料涨到飞起


  陈阿姨提到的四种煲汤药材,近来均有不同程度的价格上涨。据康美中药网最新数据,“数量最多”的白术均价17元/公斤,同比涨幅最高超47%;茯苓和甘草每公斤售价分别为31元和16元,同比涨幅超30%;党参均价48.5元/公斤,同比涨幅最高至25%。


  其他常见的煲汤药材,如太子参68.5元/公斤、枸杞子59元/公斤、当归37.5元/公斤、川穹43元/公斤,均有5%-61.54%不等幅度的上涨。


  还有不少常见药材,近来价格也处高位运行。在毫州市场,石斛售价元/公斤,川贝母售价元/公斤。


  “这波中药涨价大概是从年底开始。”晟景电商负责人向时代周报记者回忆。该负责人主理的抖音账号“芳芳一人食”除了分享日常煲汤食谱,还拥有自家饮片厂,是一名典型的“药二代”。


  “煲汤讲求药效和功效,比如茯苓祛湿,黄芪补气,是其他产品无法替代的。同时,煲汤还注重口感,替换药材口感也会发生变化。”该负责人解释。


  因工作独居广州的张滢(化名),喜欢在冰箱里屯满各种煲汤材料。玉竹莲子汤、石斛淮山枸杞汤……熬夜加班、作息不规律后煲上一碗汤,是日常幸福的来源。在提前入夏的广州,张滢也给自己备齐了凉茶材料。


  “陈皮一类的干货涨了挺多,今年就少备些。”张滢表示,“一种药材涨价,还能换别的药材继续煲。肉不涨价就还好,没买到肉就不煲药材汤。”


  据康美中药网统计,截至年底,个中药材品种中,有个品种的价格指数呈上涨趋势,占比超52%。其中,涨幅超50%的品种数量达88个。


  中药材价格上涨,炒作还是价值回归?


  煲汤食材单次用量不多,受影响不算太大。


  但中药材涨价,正传导到下游药品端。在肖玉杰看来,中药材涨价增加了下游药企原材料采购成本和经营难度。大企业依靠资金优势和成本管控,终端涨价,消费者买单。小企业却将面临成本和品牌的双重打击,日子更难过。


  年底以来,多家药企中成药纷纷提价,上涨幅度10%-30%不等。九芝堂上调旗下21个品规中成药的供货价或零售价,涉及六味地黄丸、逍遥丸、安宫牛黄丸等产品,部分产品涨价幅度高至30%。太极集团的藿香正气口服液出厂价上调12%。


  不同品牌的安宫牛黄丸也先后宣布提价,登上微博热搜。日前,北京同仁堂的安宫牛黄丸(3g*1盒)将售价从元提至元;广誉远的安宫牛黄丸(双天然铁盒,3g*1丸)定价元;华润三九于年底表示将上调安宫牛黄丸出厂价。


  在涨价的中药材中,以地黄售价涨幅最高,达.93%,目前价格在每公斤50元至58元不等。地黄是常见的中药材,根据炮制方法不同,分为鲜地黄、生地黄和熟地黄。熟地黄是六味地黄丸、乌鸡白凤丸等常见中成药的主要成分。


  “国际大宗商品及农副产品价格上涨,国外输入性通胀,天气自然灾害,新药典提高标准等均助推中药材价格不断提升。”肖玉杰分析,“此外,中药行业外部分资金进入,劳动力成本增加,野生药材限制挖采等因素叠加,也会造成本轮中药材价格普涨。”


  “受疫情影响,板蓝根、苍术、藿香、连翘等与疫情防控相关品种价格普遍上涨。同时,海螵蛸、胡椒、丁香、孜然、进口酸枣仁等部分药材也会因疫情导致进口受阻。”肖玉杰举例解释。


  晟景电商负责人认为这波中药材涨价主要是因为存在泡沫,并非供求关系所致。最终泡沫会破灭,理性最终会回归市场。以金银花为例,产地广、种植面积大,于市场并不缺货。但疫情期间,金银花却出现从元至元/公斤的大幅提价。


  “部分中药材市场继续调整,线下市场交易冷清,产地和网络交易活跃。”肖玉杰预测,“中药材行情整体平稳运行,随着生产恢复,药材价格有下滑趋势。”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