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疗白癜风专科医院在哪 http://pf.39.net/bdfyy明天惊蛰,“惊蛰”是指春雷初响,惊醒蛰伏中的昆虫。按照一般气候规律,“惊蛰”前后各地的天气已开始转暖,并渐有春雷的出现,冬眠的动物开始苏醒出土活动。雨水也渐多,是春播的有利时机。
春天,万物复苏,人体火力从冬天的潜藏变成了春天的升发,肝火借此时机更容易萌动,属于肝阳上亢的脑血管意外也就容易高发。脉像弦的人,脾气也急,经常为点小事就面红耳赤,头脑发胀,眼睛会充血,很容易就急红眼了。每到春季,许多人在看中医的时候,总是听到大夫说“肝火旺”或“肝火上炎”。的确,根据传统理论,中医认为春季是肝火旺盛的高发季节。可什么是肝火,应该如何治疗呢?
肝火是中医所说的“上火”中的一种类型。肝火是肝阳的表现形式,“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气属于阳,肝气就是指肝的阳气,通俗地说就是肝功能的外在表现,它在正常状态下是维持肝各项功能的原动力。肝火旺是指肝气亢盛之热象,多因七情过极、肝阳化火或肝经蕴热所致。可表现为肝脏之热,又可表现为肝经之热。肝为“将*之官,罢极之本”,“体阴而用阳”,若肝火旺盛,最常见的表现是肝火上炎,即上部有热象或具有上冲性特点,可见头晕、面红、目赤、口苦、耳鸣等。也可影响到其他方面,导致急躁易怒、失眠、出汗,严重者可出现昏厥、发狂、呕血等。
中医认为,春季肝火旺盛会导致以下一些不适,可对症选用中成药治疗和改善:
1、肝火目赤
由于火有“火性炎上”的特点,且中医认为肝主目。所以肝火上炎最突出的表现就是目赤(即眼睛发红),严重者伴有眼睛肿痛。除此之外,还可见肝火的其他一些表现如面红、口苦等。此时可以泡点菊花茶(一般用菊花6—9克),先用热气熏眼睛15分钟,再频频饮茶。严重者可选择*连上清丸,每日1—2次,每次6克。
2、肝火失眠
即肝火侵扰所致的失眠。多由思虑过度、恼怒伤肝,气火拂逆,或肝血耗伤,神失所守而成。中医认为肝藏*,肝火旺则神不守舍,症见夜卧不宁、容易惊醒、口渴多饮、大便干燥、胁肋时胀或小腹胁肋隐痛。治疗可选用复方芦荟胶囊,每日1次,每次1粒,连服2天即可。可清火、通便、安字申。
3、肝火耳鸣
肝火上攻耳窍,导致耳鸣。其特点为时作时止,声音如雷鸣声,轰轰作响,或如潮声,声音大,音调高。另外可伴有易怒、面赤、口苦、胁痛、耳窍胀塞等症状。治宜清肝降火,可用龙胆泻肝丸治疗,每日1次,每次6克,连服3天即可。
4、肝火眩晕
中医经络学认为,肝经上行于巅顶。肝胆相火沿肝经上炎从而导致眩晕。可表现为头晕头痛、面红赤、口苦目赤、舌质红等。治疗宜清肝泻火为主,用牛*上清丸,每日1—2次,每次6克。
5、肝热自汗
因肝热迫汗所致。表现为易出汗,动则尤甚,常兼见口干、口苦等症。治宜清肝敛汗,可用丹栀逍遥丸治疗,每日1~2次,每次6克。
6、肝火头痛
因肝火上扰清窍所致。《类证冶裁》记载:“内风扰巅者筋惕,肝阳上冒,震动髓海。”症见头角及巅顶掣痛、眩晕烦躁、易怒、睡眠不宁、脉弦等。治宜平肝潜阳为主。用天麻钩藤口服液,每日1--2次,每次10毫升。
春天该如何护肝呢?
1、要从心情着手,要保证心情舒畅,防止“肝火上升”。
2、要保证生活规律,不要熬夜,保证充足的睡眠。尤其是肝病患者更要注意休息。
3、在饮食上,要少吃肥甘厚味及辛辣的食物,尽量不喝酒或少喝酒。因为人体摄入的酒精是通过肝脏解*的,过量饮酒对肝脏是一种伤害。尤其是肝病患者更不能喝酒,否则很不利于治疗和恢复。
4、是要适当运动,快步走是春季值得推广的养生保健方法。不过运动要量力而行,切勿过度劳累。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