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白癜风医院怎么样 http://www.txbyjgh.com/m/大自然这个统一的生态系统,万事万物相生相克,人类并不是自然界的主宰者,人类与自然灾难祸乱斗争的过程中,不断进化,文明不断提高。比如,疾病,瘟疫。
对人类造成巨大灾难的瘟疫比如疟疾、霍乱、天花、鼠疫、流感、非典等,都促使或者说迫使人类文明特别是医学文明进一步发达。
《医院学报》于年发表了一篇天津中医学院教授王玉兴的一篇文章《中国古代疫情年表》里记载了从公元前年到公元年这年里,中国发生重大疫情共次;其中,秦汉34次,三国8次,两晋24次,南北朝16次,隋唐22次,宋金70次,元朝24次,明朝39次,清朝次;平均6.1年发生一次重大疫情,后期频率更快,到了清朝,平均2.3年发生一次重大疫情。
也因为此,我们的中医大咖们,有了宝贵的临床诊疗资料,有了《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金匮要略》等经典中医学书籍。
东汉名医张仲景就是因为族人染上瘟疫,才放弃仕途,痛下决心,潜心研究当时肆虐中原大地的瘟疫——“伤寒”的诊治,后来写出了我国中医史上最早一部理论联系实际的临床诊疗专书——《伤寒杂病论》。他在《伤寒杂病论》序言中这样写道: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公元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可见当时伤寒的肆虐猖獗。
今天拜冠状病毒肺炎所赐,全国人民居家隔离,其实这方法在古代早已有之。
1.古代防瘟疫的第一步,就是迅速隔离。
《周易》有云:离卦之九四爻辞:突如其来如,焚如,死如,弃如。
困卦之六三爻辞:困于石,据于蒺藜,入于其宫,不见其妻,凶。
意思是说瘟疫突发时,一定会造成严重伤亡,令人恐惧,人们纷纷避开。
又如:节卦第一爻辞:不出户庭,无咎。
丰卦六二爻辞:往得疑疾。
意思是瘟疫发生后,只要不出门,疾病就不会传播,也就没有危险;如果不隔离而前去,就可能染上疑似的疾病。
其他,如《黄帝内经》里岐伯这样回答黄帝怎么做使五疫发病不互相传染:“不相染者,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避其毒气,天牝从来,复得其往,气出于脑,即不邪干。”意思就是说:要想不被传染,首先要做到正气存内、增加抵抗力;其次是避其毒气,避免接触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其中鼻子是最重要的地方,很多传染病都是通过呼吸传入的。这成为古代应对疫情的重要隔离法——养内避外。一旦发生瘟疫,人们对染疫者通常都要先执行隔离,然后再进行治疗。
后来这种居家隔离的方法逐渐演变为一种制度,《汉书·平帝纪》记载:“元始二年,旱蝗,民疾疫者,舍空邸第,为置医药。”说明当时已经有了由政府医院,用以治疗瘟疫患者的制度。考古发现,在汉代中国就有“病迁坊”设施,用来隔离麻风病人。唐朝时,还有佛教会设立的“病人坊”用于隔离麻风病人,内有僧人为患者治病。武则天时期,改称为“悲田养病坊”,由政府出面管理。宋朝时则有将理院、元朝有广惠司、明朝有惠民药局等,这些官办医疗机构都承担着隔离治疗的职责。明朝时,各州、府、县普遍设立惠民药局,抵御疫病的能力大为增强。康熙时北京曾出现天花流行,康熙帝命在广宁门(今广安门)外设立“避痘所”,实行患者隔离,减少疫情蔓延。
2.医者仁心,首当其冲
中国平民百姓信奉“不为良相,便为良医”。历代抗瘟疫的斗争中,医生总是战斗在第一线上,通过防治瘟疫也造就了一批名医,推动了中国中医的发展。
前述有西汉张仲景就是为治疗伤寒病而成就的医圣,晋代葛洪在《肘后备急方》记载了辟瘟疫药干散、老君神明白散、度瘴散、辟温病散等治疗、预防瘟疫的方剂。“天行发斑疮”也是全世界最早有关天花的记载。
东汉华佗用青嫩茵陈蒿草治疗流行性“黄胆病”。中国医学科学院药学家屠呦呦年成功提取到了一种分子式为C15H22O5的无色结晶体,命名为青蒿素。年9月,因为发现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数百万人的生命并获得拉斯克奖和葛兰素史克中国研发中心“生命科学杰出成就奖”。屠呦呦也发现提取了青蒿素成为首获科学类诺贝尔奖的中国人。
明代的李时珍走遍中国的名山大川,以《证类本草》为蓝本,参考了多部书籍,编写了《本草纲目》,嘉靖二十一年(公元年),24岁的李时珍用蒸笼蒸病人衣服,用苍术熏烟避瘟,用兰草(泽兰)烧汤沐浴,将麻子仁、赤小豆置于井水中驱邪,饮松叶酒、淑目酒除瘟病治住了当时发生的一场因山洪爆发饿殍遍野印发的瘟疫。
李时珍曾说“张仲景辟一切恶气,用苍术烧烟。陶隐居亦言术能除恶气,弭灾疹。故今病疫及岁旦,人家往往烧苍术以辟邪气。”
清代的叶天士、晚清的吴瑭(吴鞠通)等医学家都为治疗瘟疫作出过重大贡献。吴瑭推荐的治疗瘟疫后期症状的安宫牛黄丸、至宝丹、紫雪丹现在仍然在临床使用,称为治疗瘟疫的三宝。
3.接种减毒疫苗,不治已病治未病
东晋葛洪在《肘后备急方》中记载:“疗猘犬咬人方:仍杀所咬犬,取脑傅之,后不复发”,即用狂犬的脑敷涂在人体被狂犬咬伤的伤口上,便能预防狂犬病。这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人工免疫的记录。
明代隆庆年间,也就是公元年至年间,宁国府太平县(今安徽太平)天花流行,当地的医师们便开始了人类历史上最早的人痘接种治疗。清代的《痘科金镜赋集解》中记载:“闻种痘法起于明朝隆庆年间宁国府太平县……由此蔓延天下。”
4.控制动物传染源
孙思邈明确指出控制狂犬的方法:“凡春末夏初,犬多发狂,必诫小弱持杖以预防之。”葛洪还指出“射工毒”和“沙虱毒”动物宿主的控制方法:“当养鹅鸭,食,人行将纯白鹅以辟之,白鸭亦善。带好生犀角,佳也。生麝香、大蒜合捣,以羊脂和,著小筒子中,带之行。”即对于“射工毒”,可通过饲养鸭鹅来捕食射工毒虫的方法,或者佩带生犀角躲避射工毒虫的方法控制毒虫侵袭;对于“沙虱毒”,可利用麝香和大蒜避免沙虱近身。
5.艾灸
古人重视艾灸防疫。人们认识到艾灸的作用甚大,能“壮固根蒂,保护形躯,熏蒸本原,却除百病,蠲五脏之痛患,保一身之康宁。
唐代大医孙思邈有:“凡人吴蜀地游宦,体上常须两三处灸之,勿令疮暂瘥,则瘴疠、温疟毒气不能著人也。”这是用灸法来预防瘟疫感染。
《扁鹊心书》里讲道:“保命之法,灼艾第一。”强调,艾灸能保命,不但可用于治疗,亦可用于预防。
6.佩服
这里讲的其实是两种方法,我们现在说的“佩服”即是起源于中医的佩服。
佩,指佩戴药囊。
古人认为,疫毒是一种偏性极重的邪气。可用药物的偏性来克制疫毒的偏性。比如,可用药物悬挂或佩戴的方法,或悬挂于门户、帐前或佩戴于手臂、头顶,可以有效预防疫毒感染。
民间曾有“戴个香草袋,不怕五虫害”之说。佩戴香囊,虽是一种民俗,但也是一种预防瘟疫的方法。
服,指服散。
葛洪《肘后备急方》有记载一个度瘴散,“辟山瘴恶气。若有黑雾郁勃及西南温风,皆为疫疠之候方。麻黄,椒各五分,乌头三分,细辛、术、防风、桔梗、桂、干姜各一分,捣,筛,平旦酒服一盏匕。辟毒诸恶气,冒雾行,尤宜服之。”此方中乌头辛热有毒,切记不可滥用。但此方甚是高明,多取辛温通气诸药,能宣畅人体阳气,使邪气不能着人。
又如葛洪书中的两个内服药方:“辟天行疫疠:雄黄,丹砂,巴豆,矾石,附子,干姜,分等,捣,蜜丸,平旦向日吞之。一丸如胡麻大,九日止,令无病”、“常用辟温病散方:真珠,肉桂各一分,贝母三分熬之,鸡子白熬令黄黑,三分,捣筛,岁旦服方寸匕,若岁中多病,可月月朔望服之,有病即愈,病患服者,当大效。”
此外,古人还从注重饮食卫生和个人清洁,改善环境条件使用药物消毒(烧熏、佩挂和涂抹药物)等方法防治瘟疫。
中国古人很早就明白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道理,重视天地人的和谐,因此很多中医经方都是因时因地辩证地治疗,因为时代的发展,现代中医水平和认识已经落后于古代,这是中医发展的契机,希望国家越来越重视中医发展,为国为民吧。
看了以上知识,你有什么想法呢?欢迎留言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