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黄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股市浮沉中的新老药神片仔癀上位 [复制链接]

1#

商业化带来的影响就像一把双刃剑,既有滚滚红利、助推企业向着一个又一个高度发展,也有可能让一家口碑良好的老字号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比如餐饮界的全聚德、狗不理,都是最好的例子。而对于更注重名誉和口碑的中药行业来说,同样也会因为市场化带来的利弊被卷入资本的漩涡,在商业化的浪潮下经历浮浮沉沉的荣辱兴衰,上演优胜劣汰的更新换代。以近几年颇具代表性的两家企业为例,传统的“百年老字号”中药企业同仁堂与近年来势头强劲的片仔癀也形成鲜明对比,冰火两重天的格局令人不胜唏嘘。

年上半年,片仔癀股价几乎一路水涨船高,在刚过去的6个月几乎涨了2倍多,从去年的元\股涨到今年6月底的元\股,在6月22日达到顶峰,一举创造了中药在A股的神话。股市助推下的处方药也在市场出现了一片繁荣和热销的景象,一剂3克重的一粒药丸从元被炒到元,最疯狂的时候甚至超1千元,堪称医药界的“一药难求”。这味天价的药品究竟有多神奇,或许没有人能真正在意的功效,但缺货、涨价、炒作,却是资本兴风作浪和市场营销司空见惯的手段,如果一种药品从原本的毛利率一直上涨,涨到已经超出普通人所能接受的范围,那背后一定有不可告人的目的,这应该是理性思维的正常认知。

这款价格比原来翻了一倍的“神药”,主要配方不过是麝香、牛*等,功效姑且不论,但在上市14年的过程中,股价不断上涨,市场盈利从原来的基础上暴涨倍,市值在最高峰达到了亿元,被股民们称为“医药界的茅台股”。在片仔癀创造了中药界的一项最高纪录的同事,作为传统的中药“扛把子”——同仁堂,近年的发展却出现了“名不副实”的窘境。从——年的4年看,业绩发展缓慢,增长基本都维持在10%左右,年的前三季度更是出现了0.04%的数据,利润环比下降9.96%,股价也被普遍看低。所谓“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6月份的片仔癀市值冲上历史最高点,而同期的同仁堂市值不过亿,连人家的零头都不到,真是令人唏嘘和感慨。

与药品单一、品类较少的片仔癀相比,同仁堂可谓所有中成药一应俱全,仅品类就有多个,领域遍及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等,可就是这“无所不能”的巨头型中药企业,年海外业务营收7.86亿元,同比的片仔癀营收3.59亿元。

今年3月30日同仁堂发布的财报显示,去年全年营收亿元,净利润10.3亿元,但两项数据分别下降3.4%和增长4.67%。同仁堂虽然“家大业大”,涵盖领域较广,但最近几年的走势却非常低迷,而靠“一招鲜吃遍天下”的片仔癀则“红透半边天”,——年的9年间,营收由原来的11.71亿元增长到65.11亿元,依托强劲的业绩增长态势,这家超过百年的老字号企业也开始在牙膏、日化、化妆品等领域开拓市场,强势进*各大互联网销售平台。

原本靠一剂药打天下的思路已经从根本上转变,日用品、化妆品陆续在营收中占的比重也越来越大,年医药产品占比43.80%,但毛利率仅有8.86%;而日用品、化妆品的毛利率却高达60.53%,成为业绩中最亮眼的部分。这一年的营收亿,远远高于亿的同仁堂,更令人吃惊的是,市场盈利率达到44倍,仅次于50倍的云南白药,直接秒杀同仁堂。

从产品性能和影响力来看,同仁堂也不算片仔癀的参照物,两个企业有着截然不同的区别,也无法正面比较,但同是中药企业、又同是A股的上市公司,两个品牌却出现了泾渭分明的走势,一个发展遭遇各种危机,而另外一个则欣欣向荣,一副大红大紫的景象,其中缘由发人深思。近10年的片仔癀价格暴涨倍之多,股市更是神乎其神,连现任CEO也身家暴涨60倍,超过百亿;而另外一端的同仁堂不仅遭遇产品屡屡被投诉、深陷负面新闻,企业人事管理层也是处于动荡中,这家创立年历史,年一季度营收37.06亿元的传统中药企业,最新市值不过亿,远比同期营收20.02亿元的片仔癀要黯淡得多,市值也不过后者的1\5不足。

没有高端人才的注入,也缺少跨界和敢于打破自我的创新,同仁堂不知不觉自己一头扎进了时代更替的死胡同;而另外一个极端,则是善于捕捉信息、与时俱进的求变,难怪会出现同属老牌传统中药企业的两极分化,天差地别的现状。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