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黄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从桂枝颗粒之验看中医药死局 [复制链接]

1#
中科公益抗白 http://weifang.dzwww.com/cj/201711/t20171127_16268082.htm

“天津打造15分钟中医药健康圈”,着力构建优质高效中医药服务体系,让“简、便、验、廉”的中医特色诊疗服务惠及百姓健康。近期还有一社会热点是连花清瘟和新冠疫情的关系。这两件事儿放在一起看,涉及到中医药有关的*府态度、民众认知和媒体倾向,众多现象的背后关键点,还在于民众、老百姓是否认同中医药。而其根本,还在于“简、便、验、廉”这四个字中的“验”字上。

有中医诊所,医生只出半天门诊。要找这医生看病,需至少3天前挂号。排队等号人甚众,前来排队的人,她才不关心几分钟中医药圈,甚至不远千里从外省前来就诊。

查阅连花清瘟的临床观察数据文献,很容易看到其数据体现了研究观察的严谨性,因此,我是信服连花清瘟效果的;但是,这种数据的严谨和真实世界使用的对应关系是否一致,服用后肚子发凉胃肠不舒服的感觉对患者有怎样的交代等,有大量的服务点需要重视。

在中成药里,安宫牛*丸令人信服,是因为其某些作用场景的良好体验。有位母亲呼吸道感染高热不退,大医院束手无策,在下达病危通知情况下,其不是医生的儿子根据生活经验,未经医生知情,便擅自给她灌服安宫牛*丸,一丸下去15分钟不到,便汗出热退,继而转危为安。

在中成药里,有朋友讲他最喜欢桂枝颗粒,也是因为其良好体验。每次在朋友受外界各种因素影响,身体感觉不舒服时,尤其是进入更年期阶段身体经常出现不舒服、莫名其妙的酸痛时,朋友便会在早上拿它替代咖啡,用开水冲服一袋,并按照桂枝颗粒处方发明人、一千八百年前张仲景的指导,同时喝上一碗热粥,身上顿时会发出微汗,不舒服问题便解决了;再比如朋友家女孩有痛经的,来上一袋就能解决问题,等等,效果立竿见影。因此,桂枝颗粒有人说治疗感冒药效不好,却有人把它当成宝,成为家庭常备药,那是适应症选择差异。

*府和媒体不管怎样看待中医药,也不管是拥护中医药还是反对中医药的,老百姓对中医药,自然有用脚投票的方法。

好东西就是好东西,按理说无需赞美。

但是中医药,这个曾经在数千年历史长河中,被华夏民族赖以活人、保护健康的技术和药品,事实上,民国以来,一直被众多医务工作者和民众嗤之以鼻。乃至于有女孩痛经难忍,医院就诊,医生给开方布洛芬止痛。效果差不说,不良反应很多。医院对呼吸道感染高热已经束手无策,也竟然不知选择安宫牛*丸去拯救生命。

声明一下,这里不是抱怨社会对中医药的不公平。中医药的问题不在社会,而在中医药从业者本身。这里是在向所有从事中医药的组织强调,作为药品,何以为“验”?

这个“验”字,值得所有从事中医药的人和组织去探索发展命题。

化学药之所以即使不良反应有的甚至到了高危的程度,还被广大医生使用,其关键在于研发阶段,便对可能发生的问题和效果有了明确的数据支持,让人可理解、可判断。

而中医药,实际上很多技术和药品,其效果立竿见影,且高度安全。比如安宫牛*丸,在高热和血栓初发阶段,效果立竿见影。只服用一粒便解决问题,其风险易于承受。但是,企业在这方面不去做大数据表达,却让人们用于保健和预防,真是抱着宝玉砸核桃,于人不利,于己短视。比如桂枝颗粒,说明书用词叫“外感风邪”,便被企业营销人理解为是“治疗感冒”的药物。那真的是扯淡哈。

中医药的“外感风邪”,表达的是外部环境致病因素对人体发生不好的影响,导致阴阳失衡、免疫紊乱。这时候,人体没有器质性病变,表现为各种身体不舒服,是亚健康状态、疾病早期,服用一袋桂枝颗粒便发挥调理作用。

实际上,这个药安全性具有高度比较优势。该药原料所用药材包括甘草、生姜、大枣、白芍、桂枝都是食材级的,属于中药中的“上品”。但这,竟然被企业无视。反而去推动这个桂枝颗粒去治疗感冒。而实际上,桂枝颗粒是不能应用于感冒发烧病人的。用错了场景,效果差,当然没有社会认同。

总之,中医药的关键在“验”字上。

这个“验”字,表现在用户、医生对产品和技术的实际体验上。而这种体验,是需要有人主导和引导的。

不是中药好、中医技术好就可以了,作为中医药人,应该有历史传承的责任感,不仅是自己用起来好使,更应该让更多人知道和相信。

如何让更多人知道和相信中医药?

西医的大数据研究方法应该认认真真地去学习、去采用。这里说的学习采用不是分子学层面,而是建议用大数据告诉公众,中医药效果好,中医药不良反应可控。

这真的不是很难。比如桂枝颗粒,你企业只要告诉消费者,大枣是安全的,生姜是安全的,白芍是安全的,桂枝和你家炖肉用的肉桂来自一颗树等等,桂枝颗粒是安全的,效果你患者按照企业指导的适用场景去体验,这就够了。

对中医药发展问题来说,关键瓶颈不是资金问题,不是药品和医疗技术的问题,关键在于认识,不是社会公众认识,而是中医药人自身对发展问题的认识。其落脚点,是用大数据和用户体验的“验”字上。

看是否有更多的组织愿意并致力在“验”字上,以社会可见、可知、被理解、被采信的方向去着力。

天津市*府打造15分钟中医药健康圈要想成功,可以不简,可以不便,可以不廉,只要够“验”,就会成功。

连花清瘟是否要实施媒体策略去快速消除热议或者起诉某某,都大无必要。而是要将注意力放在给公众以可以理解的特定场景功能效果的真实数据,让公信力的“验”来说话。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