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哪间医院看白癜风最好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神药”的闹剧为何屡屡上演?
文丨华商韬略莫莉
又一款知名药品走下“神坛”。
进入8月份,热炒片仔癀的“击鼓传花”游戏落幕。除了接盘者的懊恼、叹息,还有中药产业对“神药”屡屡上演的反思。
一度遭热炒的片仔癀锭剂,价格已经大幅回落。
8月中旬,电商平台的价格调整回元1粒的官方指导价,且供货充足;“片仔癀吧”等,也在纷纷大批出货,价格甚至低于指导价——有人给出了元、元的低价。
有囤货者对于这一变化,还没有反应过来:“刚买的12粒就这么砸手里了?”
作为很多人家中的常备药,片仔癀刚刚经历了一场属于它的“盛世”。
高峰时期,“黑市”片仔癀单粒价格被炒到多元,而且囤多少都能出货。线下体验店直接断货,订单排到2个月后。连不是囤货对象的胶囊剂,网售价格都同比上涨了50%左右。
“吃1粒3克片仔癀等于吃4克*金”的说法,也一度在民间盛传。
仿佛只在一夜之间,很多人发现,昔日常见的片仔癀已经高攀不起了。
片仔癀是国家绝密级配方,在福建漳州几乎是家家必备的药品,是“漳州三宝”之一。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朝,配伍药材中,有多种名贵药材:天然麝香、天然牛*、熊胆等。
正因为配料名贵,片仔癀的售价一直处于较高水平。
投资片仔癀多年的深圳林园投资董事长林园,前几年就曾公开将片仔癀与茅台做对比,称其价格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是茅台的两倍,认为片仔癀还有巨大的涨价空间。
但是,在市场一片火热和追捧时,很多行业人士和经济学家却开始担忧,片仔癀随时可能“崩盘”。
市场人士认为,片仔癀已经脱离了药品属性,变成了一种金融产品,而价格持续走高,更像一场“击鼓传花”的游戏,不知道越来越快的鼓点会在哪里戛然而止。
市场也隐隐嗅到了危险的味道,倒卖片仔癀的“*牛”不敢再压货,普通的民众也开始观望价格。
然而,事情的转折之快还是超出了市场的预期。
先是7月16日,福建漳州市场监管局发布官微提醒,片仔癀是药,不是保健品,请消费者理性对待,不可盲目购买、囤积、服用。
随后,片仔癀控股股东宣布减持,套现20多亿元。这一天也是片仔癀股价冲顶的一天。
或许是受此消息影响,第二天(7月22日)片仔癀直接跌停。此后持续下跌,8月2日的最低点达到.30元/股,相比巅峰时期蒸发了.56亿元。
同时,片仔癀产品的热度也在降温。7月中旬网上仍有高价收购的需求帖挂出,陆续开始有“崩盘”的消息;到7月底,其收购价格已经回落至元/粒。进入8月份,其市场价甚至直接跌破了官方指导价。
片仔癀的神话告一段落,但“神药”的故事仍在中国不断上演,而且经久不衰。
在中国,片仔癀的神话不是个案。
上一个被炒出天价的还是安宫牛*丸。年10月,一粒上世纪60年代产的安宫牛*丸,以11万元的价格拍卖成交。
安宫牛*丸,被认为有“起死回生”的功效。
一个盛传的典型案例,是香港凤凰卫视女主播刘海若,在英国火车出轨事件中被判脑死亡。在连续服用安宫牛*丸后,她一周就逐渐恢复知觉,中西医结合救治3个月后开口说话,此后身体逐渐恢复,并回归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之所以年以前的药品更值钱,是因为年中国对犀牛等动物实行保护,不允许入药。此后,安宫牛*丸中的犀牛角用水牛角替代,被认为将严重影响药效。而且民间普遍认为,中药的丸剂、锭剂等并不存在保质期一说,只要保存得当就永远有效。
在公开销售环节,安宫牛*丸的价格也是一路走高。
年12月份,同仁堂以原料价格上涨为由,将安宫牛*丸价格上调了近40%,达到元/丸;也有企业直接将双天然安宫牛*丸价格定到了1元以上。
除了安宫牛*丸,东阿阿胶也在近年受到了极大的
中医认为,阿胶滋补养生、美容养颜、补血养阴等功效,有很深的群众基础,因此东阿阿胶的药品和食品都很受欢迎。
得益于消费者的信任,年到年的18年间,东阿阿胶曾19次提价,涨价幅度接近75倍,每公斤东阿阿胶的价格从80元涨到元。
除了中成药,很多名贵中药材也是人们热衷炒作的领域。通过强化野生、陈年产品具有的“神奇”功效,冬虫夏草、野山参、陈皮都曾炒出令人惊叹的高价。其中,与11万元安宫牛*丸同一年,在北京还有多年收藏级野山参拍出了万元高价。
从片仔癀到安宫牛*丸,再到东阿阿胶,可以看到,这些“神药”有很多共同之处,比如:中国国家保密配方做“护城河”、含有名贵/稀缺中药材强调“珍贵”,还有古老而神秘的药效传说加持。
这些产品虽然是药品,但是往往广为人知的是其保健功效。
“神药”凭借历史悠久、稀缺性,让众多人趋之若鹜。
尤其是一些药材稀缺,再搭配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传奇故事,很容易被人们奉上神坛,吸引众多的膜拜者。
在本轮大火之前,曾有传言称,喝茅台后吃片仔癀可以保肝。这不仅给片仔癀使用增加了场景,更重要的是,将片仔癀与茅台捆绑,也具有了收藏、金融、社交的价值,甚至有了奢侈品的属性。
不过,故事要想持续讲下去,最重要的是药效。
一旦被证明是智商税,很快就会被消费者和投资者无情抛弃。
比如上述提到的片仔癀。在福建,“癀”泛指一切“热、*、肿、痛”,片仔癀就是一款可以清退癀的药剂。
当地人常常将其用于消炎止痛。而在近期的坊间传闻中,片仔癀功效被传得神乎其神:亚健康可以吃,加班、熬夜玩游戏吃一点保肝;亚健康也可以吃;片仔癀也在癌症患者中广泛应用。
最离谱的是,今年5月,商界忽然流传,“领导们开始流行在喝茅台前吃一点片仔癀”。还有人认为,片仔癀可以解酒,吃了片仔癀千杯不醉。基于这些传言,片仔癀也开始出现在一些人送礼的清单上。
但是实际上,片仔癀并不是保健品,而是双跨药品,也就是既是处方药,也是非处方药。有临床药学专家直言,片仔癀无论是喝酒前还是喝酒后服用,都是有害的,而且药性会被酒精放大,很容易加大危害。
从这个意义上讲,片仔癀不但不神,服用不当还可能有意想不到的风险。
而年“水煮驴皮”事件之后,东阿阿胶也受到了广泛质疑,公司当年就亏损了4亿多元。
屡屡上演的神药故事,讲故事只是表面,最终的目的无非是“谋利”。
据华商韬略统计,年以来,片仔癀官方调价就有至少19次,最近的一次是年初,从元/粒调整到元/粒。调价当年,就出现了需求暴增迹象,部分线下体验馆出现断货情况。
而这些操作,又往往与企业业绩压力契合。
以本轮热炒为例。根据片仔癀年上半年报,1-6月,片仔癀实现营收38.49亿元,同比增长了15.56%,净利润11.15亿元,同比增长近29%。
看似处于增长状态,但是结合历年公告和年一度公告,就会发现:4-6月份营业收入约18.47亿元,相比前三个月的20.02亿元,已出现下滑。
片仔癀的限购*策也恰好在5月份开始出现,片仔癀可以解酒、配合茅台使用等传言也几乎同期出现。
从年年报看,第四季度营收有所下降后(12月份),片仔癀也曾有小规模的热炒。
囤货、饥饿营销,强调社交功能,有分析人士指出,片仔癀与茅台的打法如出一辙。
除了企业,很多“*牛”也乐见这样的炒作越多越好。
虽然很多*牛并不明白,平时多元收进的的片仔癀为何突然奇货可居了,但是这并不影响他们收购囤积并以更高的价格转给下家,一直将价格推到元左右的巅峰。
面对如此火热又随时可能“崩塌”的市场,很多入局者心知肚明,但又无法抵御诱惑,只是侥幸地以为自己不会是最后的接盘者。
7月21日,片仔癀股价再创新高,接近元/股,晚间片仔癀的控股股东九龙集团便宣布减持计划,涉及股,虽然不足总股本的1%,按照当时的价格也有30亿元。没想到此举推翻了多米诺骨牌,第二天片仔癀股价就开始一路下跌,此后一周直接蒸发多亿元。
年,漳州片仔癀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改制创立,年,漳州片仔癀上交所挂牌正式上市,年,其入选首批“中华老字号”企业,年,成为国家科技部认定的首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围绕“片仔癀”品牌,有“一核两翼”的布局,也就是除了药品在日化和保健品领域也在发力。
有中药行业资深人士告诉华商韬略,片仔癀品牌单一,核心产品只有片仔癀,这其实很制约企业的发展,很难实现投资者期待的一年一个台阶的增长。为了维持股价、满足投资人的预期,很多企业就人为制造所谓的“神话”。
可以说,在热炒“神药”的闹剧中,企业、经销商、“*牛”、投资者,都扮演了不太光彩的角色。
中医药在中国有数千年的悠久历史,具有“简、便、廉、验”的特点,经过长期积累,也留下了很多经典名方、验方,诸如安宫牛*丸、片仔癀等,都有其独到之处。
特别是在年初以来的抗疫中,中医药的表现都可圈可点。“三药三方”中的三药:金花清感、连花清瘟、血必净都获批了新冠适应症,其中前两者还对全球抗疫有所贡献。
然而,因为理论基础不同,缺乏现代科学认可的循证医学证据,中医药也面临多方质疑,发展过程中的阻力不容忽视。
近年来,国家层面加大力度鼓励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
年开始实施的《中医药法》、年相继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等新*,到年“中西医并重,实施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写入*府工作报告,最新发布的《医师法》也增加了中西医互学的内容。
可以说,中医药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行业预计,到年,中国中医药市场规模有望突破万亿,年到年复合增速将接近7%。
如此规模巨大的产业要实现高速、高质量的发展,更需要行业人士的共同维护。
中药并非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过度夸大宣传、虚假宣传经典中药产品,只会损害中医药形象,损害行业长远发展。
[1]《刘海若与安宫牛*丸》中国家庭医生
[2]《片仔癀售价回归正常》健康时报
[3]《中国人为什么爱神药?片仔癀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八点健闻
[4]《片仔癀躁动背后的酒局和名利场》拇指药略
——END——
欢迎
版权所有,禁止私自转载!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